技术天地
直流高压发生器(直高发)的电压控制精度,本质是“输出实际电压与设定电压的偏差程度”(通常要求误差≤1%),其精度水平受硬件特性、软件算法、环境干扰、负载状态、操作规范五大类因素直接影响,各类因素通过不同机制导致电压偏差,具体拆解如下: 一、硬件核心部件特性:精度的“基础决定因素” 硬件是电压控制的物理载体,核心部件的参数漂移、性能缺陷会直接导致精度下降。 电压控制的前提是“精准采集输出电压”,采样部件的精度决定了控制的“基准准确性” 环境温度每变化10℃,电阻值偏差可达0.5%,导致采样电压偏差;若电阻老化(长期高压下阻值漂移),也会累积误差; 若分压器未做电磁屏蔽,或接地不良,会引入外部电磁干扰,导致采样信号叠加干扰噪声。 二、软件算法设计:精度的“智能修正因素” 软件通过算法优化硬件偏差,但算法逻辑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修正效果: 直高发普遍采用“PID控制算法”(比例-积分-微分)稳定电压,若PID参数(P-比例系数、I-积分系数、D-微分系数)设置不当,会导致参数过大或过小两种典型误差。 硬件部件的参数随温度变化,若软件未做补偿,会导致“温度相关偏差” 若输入电网电压不稳定,且软件无电网自适应算法,会直接导致输出电压偏差: 三、负载特性:精度的“动态干扰因素” 被试品(负载)的“电容、电阻特性”及“绝缘状态”会动态影响电压控制,核心影响点。 直高发检测的多为容性负载(如电缆、电容器),容性负载充电时会产生“瞬时大电流”,导致电压波动。 被试品绝缘状态变化(如局部放电、轻微击穿)会导致泄漏电流突变,若反馈电路响应不及时,会导致电压偏差。 四、环境干扰:精度的“外部扰动因素” 试验环境中的电磁、温湿度干扰会通过“耦合”“参数漂移”影响精度。 五、操作规范性:精度的“人为影响因素” 不规范的操作包括接线松动、接地不良、未定期校准、参数设定错误等也会引入“人为误差”,抵消硬件和软件的精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