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经从传统的电力系统扩展到通信基站、数据中心、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并网、智能电网建设以及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储能技术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国家政策引导包括我国自2017年发布《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以来,累计出台储能专项政策2200余项,仅2024年就新增近500项,构建起覆盖技术研发、市场机制、安全标准的完整政策体系。同时相应地方例如广东、山东、宁夏等地通过补贴政策加速布局储能项目。
2月28日,天津泰达电力有限公司智慧能源长时储能电站项目在天津经开区落地启动,总投资约16亿元,总功率156兆瓦,装机容量约1115兆瓦时,计划于2025年底投入运营。
3月1日,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EPC总承包建设的老挝首个光伏+储能项目甘蒙色邦菲50MW光伏发电(一期)商业投产。
3月4日,中城大有与吉林长春新区北湖开发区管委会签署储能项目开发框架协议,将在长春新区北湖开发区投资建设储能项目。
3月5日,年产2GWh储能装备基地及储能电站落地甘肃,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计划分阶段实施:一期工程将于2025年一季度启动,租赁厂房15,000平方米,建设2GWh储能装备生产线及1GWh磷酸铁锂电化学储能电站,预计第三、四季度完成设备调试并投产。项目建成后,储能电站将为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的数据中心直供绿色电力,可有效降低数据中心能耗成本,提升算力网络清洁化水平。
吉洋绿储200MW/400MWh共享储能电站项目于去年4月开工,建设储能电站、220千伏变电站、综合楼、配电室以及外送输电线路等。目前项目加速推进中,预计今年5月30日并网投运。项目建成后,将有助于加快推进银川市储能产业发展,提升电网灵活调节能力,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缓解高峰供电压力。有助于推动银川市西夏区清洁能源产业一体化配套发展,对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3月7日,由山东电建一公司承建的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二期项目2号机组主厂房第一方混凝土顺利浇筑,标志着主厂房全面进入基础结构施工阶段。该项目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规划建设两套350兆瓦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机组,盐穴总容积达120万立方米,储能8小时,发电4小时,一次充电可储存电量280万千瓦时,年预计充放电330次,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2万吨。项目建成后,将是目前世界单机功率最大、总容量最大、综合效率最高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储能行业的产业链正在逐步完善,从电池制造到系统集成,再到运营服务,成熟的产业链不仅提高了行业的整体效率,还为储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